2025年7月5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第108个分支机构——胃肠间质瘤分会在广州正式成立。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诊教授、主任医师伍小军教授担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资深首席专家、结直肠科主任导师万德森教授担任分会顾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外科首席专家、结直肠科主任导师潘志忠教授担任名誉主任委员,贝锦新、蔡高阳、蔡木炎、陈劲松、陈韬、冯兴宇、高远红、欧阳满照、邱海波、王国强、王怀明、徐飞鹏、张信华、郑宗珩、钟克力等15位专家任副主任委员。
据悉,胃肠间质瘤分会委员会规模达287人,汇聚了来自全省各地的胃肠外科、感染外科、普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等多科专家。该分会致力于搭建一个跨领域、多学科交流合作的新型平台,为提升我省乃至全国胃肠间质瘤的研究和诊治水平贡献专业智慧。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胃肠间质瘤分会成立仪式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为胃肠间质瘤分会第一届顾问万德森教授颁发铭牌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和万德森教授为胃肠间质瘤分会第一届名誉主任委员潘志忠教授颁发铭牌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万德森教授和潘志忠教授为胃肠间质瘤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伍小军教授颁发铭牌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和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伍小军教授为分会副主任委员颁发铭牌
主任委员伍小军教授表示,胃肠道间质瘤分会成立后,将积极参与到学会的各项活动中来,完成学会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分会将以“规范和提高”为工作重点,推广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中心的个体化全程管理的治疗模式,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助力提升胃肠道间质瘤整体诊治和研究水平。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对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学会将充分 发挥资源优势和服务创新优势,积极支持分会围绕“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构建多方联动机制,通过多维度创新实践,全面推进胃肠间质瘤诊疗标准化建设、科研创新突破和防治体系完善,共同开创胃肠间质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成立大会同期还举办了胃肠间质瘤学术专题论坛。与会专家学者聚焦精准化、智能化防治新方向,深入交流研讨,全面展示了胃肠间质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大会合影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胃肠间质瘤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部分委员名单
顾问
万德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资深首席专家、结直肠科主任导师
名誉主任委员
潘志忠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外科首席专家、结直肠科主任导师
主任委员
伍小军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诊教授、主任医师
副主任委员(15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贝锦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教授
蔡高阳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一区副主任医师
蔡木炎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主任医师
陈劲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教授,主任医师
陈韬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
冯兴宇 广东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高远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治疗科教授,主任医师
欧阳满照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邱海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主任医师
王国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王怀明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
徐飞鹏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张信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主任医师
郑宗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钟克力 深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天宇优配-天宇优配官网-十大股票配资公司-做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